同事總是無法完成工作!

拖延工作很讓人討厭,必須靠筆的故事、種子法則跟星巴克四步驟搞定。

問題:工作夥伴沒有遵守我們的工作規範,他們不遵守規定讓我覺得他們不尊重我,這嚴重影響到我跟他們之間的關係,我該怎麼做? 你是如何對待這種同事呢? 如果遇到這種事時,相信你一定也很沮喪。明明開會就說好要依照流程走,也為這個流程訂定了規範,但就是有某一位同事不聽話,規範出來後卻沒完整落實。 這個問題有兩個層次:第一個、在生活中,總是會有人踩到我們的底線,也許是團隊的夥伴不聽我們講的話。比如請他做廣告宣傳,但他們直接忘記這個任務。你可能很沮喪、很生氣,接著就會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提醒他;像是口頭提醒、傳送訊息、不厭其煩的提醒之類的,但是你很清楚知道這些方法都不管用。 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?

我想一覺好眠到天亮

失眠很痛苦,星巴克四步驟跟十美德中有意義的言語竟能幫助睡眠。

你是否也有這種困擾,過去你都能一覺到天亮,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你的睡眠會在半夜固定的時段醒來,有時候你會再睡著,有時候就是斷斷續續的,怎麼睡也睡不飽。 關於半夜睡眠斷斷續續的問題,我們可以回到生活來看平時是如何說話的,可以透過這兩點檢視: 一、檢視手機 A. 時間:花多久時間看手機,通常看手機的意識都是飄的,專注在手機的意識就是聚焦在別人給你的內容,很難專注在給予他人。 如何轉化呢?看手機的目的是放鬆,為了做更好的做四步驟。每天可以設定一個小時的時間,且只去學習學習你喜歡的內容。 B. 頻率 你是否有事沒事就拿起手機,沒看會受不了的習慣呢?當意識到這是一種癮的時候,可以進行自我提問或拖延延遲。問問自己刷手機的時間比較好還是有更好的可以做? C. 內容 前兩者都不是最重要的,重點還是回歸到內容上。觀看的內容都是空性的,沒有好或壞,只在於我們如何思維才是重點。所以回歸思維本身,如何把刷手機的時間用好,如何理解內容就至關重要。 二、管好自己的嘴 A. 明確的意圖 說笑話是為了讓環境放鬆?開話題是為了打破冷空氣? 但這些只是開始?是否有長遠的目標?終極檢視我們談話的內容,是否有機會讓別人更信任我們,最終能討論種子相關議題。 B. 幫助他人 能否幫助到他人的定義是什麼?最簡單的思維層面就是對方能否跳脫當下負面的思維。因為我們要幹掉的是不開心、不快樂,如果當下做一些表面因可以先排除對方的不快樂那就應該做。所以這不是方法的問題,依然是思維的問題。 C. 舒適的方式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自以為說這些話是可以讓大家開心,但有時候玩笑很容易變成傷人的話。所以我們更應該「先」去好好了解對方對於這個議題是否能接受,是否會傷害到他。 舉例來說,最近我因為開了一個玩笑而感到很挫敗。朋友賣了一間房子,我就說「哇!富婆喔。」 結果那間要賣掉的房子是去世媽媽的房子,雖然跟對方很熟悉,這件事情就這麼過了。但哪怕再熟悉,這就是不理解對方的情況。 終極來說:不要抱怨小孩,造成我們不能會議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。反過來,應該要把小孩當作我們最重要的業力夥伴,他們就是那最棒的沃土。去滿足他們的需求,我的需求就會被滿足,用四步驟的心去照顧小孩。專注在他們的身上,他們會帶給我們很多訊息。 我們一輩子有多少年可以跟小孩一起成長呢?他們長大了就飛了,能和小孩相處的機會和時間真的不多。相反的,除小孩以外也多和父母聯繫,因為他們也很希望有小孩陪伴。 當沒有種子時,就先去滿足他人,我想要被滿足的心就會被滿足。想要處理睡眠斷斷續續的問題,就可以從以上幾點去檢視自己,去種下種子。當種子開花時,你就可以重新感受睡飽的感覺。

原來維持他人意識平靜要這樣做,我以前從來不知道

不打擾他人是美德,依此執行星巴克四步驟會種下平靜的意識。

Q:請問「不要去打擾別人,干擾他人的意識」有無更具體的例子嗎? 「不要去打擾別人,干擾他人的意識」這邊干擾他人意識特別指的是水晶湖失衡的狀態,而水晶湖失衡要注意兩個類別: 一. 我的水晶湖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識水晶湖,自己最清楚「平靜」和「混亂」的意識狀態是如何,當我們「平靜」,開心快樂地給出去的就是開心快樂。當我們「混亂」時,整個意識狀態就負面,只會被情緒驅動或藉由其他事件發洩。當你發現自己有混亂狀態就要盡可能的避免。 所以在平時我們就要先了解自己。 ▏ 第一步:檢測自己的水晶湖什麼情況下是「平靜」?什麼情況下是「混亂」? ▏ 第二步:如何給?如何不給?如果在平靜的狀態下持續給出去,根據四朵花,我們就會持續擁有平靜,或當我們混亂時就會有人幫助我們平靜。 如何在混亂的狀態下不給出去,避免種下壞種子?不打擾他人是一種藝術,哪怕只是閉上我們的嘴。快速調整好情緒、抽離、保持安靜很重要。DCIG-11 時間管理與腦內對話 課程裡有非常好的工具 『四種覺知』,可以檢視我們的意識狀態,一旦發現混亂,就讓自己快速放下。 根據四朵花,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混亂不平靜,「停下來」思考或攔截做出反向行為,這就會種下好種子。那怕你控制不了被迫罵出去,也都好於直接罵出來,因為我們的意識是有思維種子的。 所以問問自己要如何給?如何不給?為什麼不給?為什麼要給?平時就要一直反思這幾點。 ▏ 第三步:反思今天的給和不給我們都不完美,過去種種都叫正常反應。但當我們用業力智能思維,就會越來越接近我們想要的完美。所以一定要反思,不斷地「優化」,優化需要測試,失敗很正常,但不要放棄。這也是四步驟的過程,目標就是我們要越來越強大,保護好自己和他人。 ▏ 第四步:讚美自己為自己感到開心是不二法則,專注在為自己做的反思而開心。這點是最難的,尤其是當我們覺得「理所當然」,就忘了是過去種子開花迫使我們這樣做的。 這點要特別特別記住,一切都是過去努力迫使我們看見,這一點都不「理所當然」。光這點就應該為自己感到開心,好好咖啡冥想一番。 二、他人的「水晶湖」當他人水晶湖不平靜,就是保護我們水晶湖平靜的最好機會。 ▏ 第一步:觀察(蔣巴法)好好把握,好好進入思維的過程,「如何讓對方停下來」是第一步,不再蔓延是一種很重要的步驟。但不蔓延不代表會馬上平靜。但請啟動思維。 ▏ 第二步:計畫(思維)如何讓對方停下來?如何給他(身)什麼東西讓他停下來?可能是一杯水。如何說什麼(語)讓他停下來?可能是一個笑話,或簡單的生活分享。如何透過意識(意)讓他停下來?迷你四步驟、咖啡冥想、施與受。 最好的計畫是在進行「行為」或「言語」時都搭配「意念」。這個思維過程,就會種下好種子了。 以上兩步驟,可以是一分鐘、三十秒、兩個小時。但不要停下來,因為這都會回到[我的水晶湖]的第三步-反思。 ▏ 第三步:給出去這裡的給分兩類—防守與攻擊這兩個方向來思維。防守—讓對方不再種下壞種子。攻擊—讓對方可以種下好種子。 ▏ 第四步:持續持續為自己做的一切咖啡冥想,持續練習觀察、提高覺察能力,持續計畫如何給出去。 以上這幾個步驟,不斷修正、討論再出發。 Q:如果交代別人(或小孩)處理事情剛好是他們不想面對的事情,但可能對他們未來有益,這樣也算打擾到別人的意識嗎? 在DCIG 08 自動領袖例 課程中,對這件事情有明確的定義:當我們想講的話缺乏明確意圖、無法利益他人,或讓他人覺得舒服自在,那這種談話就是「斷斷續續的」,就是沒有意義的話。我們先釐清什麼是打擾他人意識,其實回到「如何給」和「如何不給」就非常完整。 有意義的話語的定義: 1.說這句話前有明確的意圖2.這句話是能夠幫助他人3.思考如何讓對方舒服這就是我們在思考如何給和不給前細微的思維 這裡以小孩來舉例:對象(小孩)+事件+感受 對於意圖一定要有目標,這個目標完成後會如何?這才是我們真正的企圖心,所以這就牽涉到「時間」和「頻率」。所以過程不是重點,是我們能不能堅持持續到目標發生? 當目標很清楚,就要展現企圖心,明確這點也等於確認是否能夠幫助對方。過程我們會「反思」、持續修正再出發,就會做到更好的給和不給。 如何讓對方舒服?是根據以上兩點來的,老師說我們可以有四種模式: 平和的媽媽慷慨的媽媽強力的媽媽(嚴肅、警告)兇猛的媽媽(大罵、X..)(假裝憤怒) 或許第一次使用四種模式會感到不舒服,但建立在大目標下,這是必經過程。最重要的是持續。另外不要啟動兇猛模式後就沒了…,這很不負責任。因為我們的企圖心是最後的目標,不是一次的爽快。 所以要持續回到蔣巴、計畫、給、反思、咖啡冥想,持續不斷,直到目標實現,堅持看見「小孩變成我們的榜樣、驕傲」。那中間怎麼做都是對的,因為中間都只是方法。 Q:我心情不好時跟別人說,這也算干擾到別人的意識嗎? 算不算干擾別人的意識取決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如何給。從「我的水晶湖」與「他的水晶湖」的步驟去思維,你就會更了解該怎麼做。

Published
Categorized as 文章 Tagged